top of page

2025.2.1 ~ 28

2/1
书22:1 - 22:34
  1. 约书亚为什么能嘉许这些支派的行为呢?他又怎样嘱咐他们呢?关于5节,请比较1:8。

  2. 什么事引起其余各支派的愤怒呢?他们的愤怒被证明为正当吗?(关于17节所言及的背景,请参民25:1-9。)我们从这事件能记取什么警告吗?

2/2
书23:1 - 23:16
  1. 1-13节。约书亚在这种场合向谁发言呢?要使5节的话实现,有赖于什么条件呢?

  2. 神的信实在这章中如何显明出来?请比较21:43-45,和撒上7:12类似的声明。你会赞同这些话吗?

2/3
书24:1 - 24:33
  1. 请注意约书亚为这种场合所选择的地点。比较创12:6,7。33:18,19;书8:32-35;徒7:16。他在其它哪些方面尽量使这个场合给人深刻印象,而又具纪念性呢?试思考2-13;14,15;19,20;22,23;25-28各节。

  2. 在这一章中有什么证据证明,尽管有了神已经作的一切,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仍然是肤浅又缺乏稳定的?比较 何 6:4   主说: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犹大啊,我可向你怎样做呢?因为你们的良善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

2/4
约书亚记复习
  1. 浏览一下约书亚记整卷书,以明白其大致的内容。

  2. 你得到什么鼓励和警告呢?这卷书关于:(a)神的性格,和(b)祂对于祂百姓的计划有什么教训呢?

士师记
简介


引言

 

士师记的作者不详。这卷书极可能完成于大卫王朝或所罗门王朝初期(请注意在19:1;21:25中所包含赞成君主政体的态度。

 

这卷书以一段序言作为开端,这序言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1:1~2:5)为征服史的摘录,强调许多支派没有占领他们”捻阄所得之地”。在一段中也记载了他们如何受到耶和华的使者的责备。第二段(2:6~3:7)则指出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便违背耶和华,并将这个时期显著的特色做一概述。这卷书的主要部分(3:8~16:31)是叙述众士师的史实,所提及的一共有12人,即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和参孙。所要注意的是:篡夺者亚比米勒并不包括在内。12人中有6人(俄陀聂,以笏,底波拉,基甸,耶弗他和参孙)记述甚详,其余的6人则甚简,仅提名而已(因此有时称他们为”小士师”)。这卷书的最后一部分(17:1~21:25)叙述在道德和宗教方面衰退的两个事例,这种衰退乃是士师时期的特征。他们所表现的背道,不法,与不道德,乃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表明当时的情形是”各人任意而行”(17:6;21:25)。

 

这卷书见证神的信实,显明祂的公义和长久的慈爱。书中还包含一些值得纪念之信心人物的榜样,也曝露出人的罪丑恶的黑暗面。书中论到神的准备工作上,特别是关于祂能用来执行其计划的那些人物的准备工作上,也有极多有益的教训。
 

纲要


一、不完全的征服(1:1~2:5)
   (a) 1:1-21    迦南南部的征服。
   (b) 1:22-26    占领伯特利。
   (c) 1:27-36    未占领的地区。
   (d) 2:1-5        毁约的结果。


二、士师时代的以色列(2:6~16:31)
   (a) 2:6~3:6        总论。
   (b) 3:7-11        俄陀聂和亚兰的古珊利萨田。
   (c) 3:12-30        以笏和摩押的伊矶伦。
   (d) 3:31            珊迦和非利士人。
   (e) 4:1~5:31    底波拉和巴拉拯救以色列人脱离迦南的耶宾和西西拉。
   (f) 6:1~8:35    基甸和米甸人。
   (g) 9:1-57        篡夺者亚比米勒。
   (h) 10:1-5        陀拉和睚珥。
   (i) 10:6~12:7    耶弗他和亚扪人。
   (j) 12:8-15        以比赞,以伦,和押顿。
   (k) 13:1~16:31    参孙和非利士人。


三、附录(17:1~21:25)
   (a) 17:1~18:31    米迦的家庭和但人的迁移。

   (b) 19:1~21:25    基比亚的暴行和便雅悯人所受的惩罚。

2/5
士1:1 - 2:5

第一章与约书亚记之间的许多平行经文,证明了这卷书是一部有价值的征服迦南的补充记录。它是论及获得了主要胜利之后的事迹,那时各支派已经分散,分别企图占领所分配给他们的地域。这卷书开始的第一句话——”约书亚死后”——无须与第一章所记载的事迹有关联,乃是士师记这整卷书的总题。

  1. 犹大支派在开始时是不错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完成他们的任务呢?他们的挺进应否受阻于”铁车”呢?比较申20:1;书17:16-18;士4:13-15;太9:29;来11:33。

  2. 请注意第一章中由南向北的一般行动。你能用经文证明这一章所叙以色列人的情况,愈来愈糟吗?

  3. 耶和华的使者对以色列人发出什么谴责?他们的失败引致了什么后果呢?我们从这种愚昧的妥协上能学到什么教训呢?比较来12:14-17;罗6:16。

2/6
士2:6 - 3:6
  1. 试探索这个时期历史上这种一成不变的循环——由背道而报应,而拯救,而重新背道——正如在这一段中所概括的。在个人生命中,哪一种属灵的生命与这种情形相似呢?比较西2:5,6;启3:1-3。1.

  2. 我们从2:7,10,和3:6中,能学到什么,与(a) 基督徒的榜样,(b)对青少年的基督教教育,和(c) 基督徒婚姻,这三样有关的重要性吗?比较太5:13;申6:6,7;弗6:4;林前7:39(最后一句);林后6:14

2/7
士3:7 - 3:31
  1. 请注意耶和华作了什么反对以色列人的事(8,12节),祂又为以色列人作了什么事(9,15节)?什么原因使祂作了前者?什么原因又使祂作了后者?这事叫人怎样洞察到神对待其子民的原则呢?比较诗34:12-18;103:8-14;代下7:13-14。

  2. 试将俄陀聂和以笏之成就与方法作一比较。二人具有什么特质,使神能使用他们呢?比较代下16:9

2/8
士4:1 - 4:24
  1. 你想为什么底波拉不同去,巴拉便不願出战呢?这是否显示他的信心有了弱点?这事叫我们怎样洞察到神願意担当我们的软弱呢?比较出4:13-16;耶1:6-8;林后3:5,6。

  2. 谁是以色列人胜利的真正制造者?比较出14:13;撒下8:6,14;代下20:15-17;这一点对于我们今日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呢?

2/9
士5:1 - 5:31

这个故事可分为四部分:(a) 1-5节,开头的赞美诗;(b) 6-8节,拯救前的情况;(c)9-18节,各支派重振旗鼓及对优柔寡断之谴责;(d) 19-31节,胜利及西西拉之死。

  1. 请注意,各支派由于背道而陷于极度的困难之中,那困难已把他们削弱到什么地步(6-8节;比较3:31;撒上13:19,22;王下10:32,33;13:3,7)。在背道的基督徒的灵性生活中,可以找到什么相似的后果?

  2. 在这个故事中,表扬了哪些品质?又谴责了哪一种行为呢?有什么可以应用在我们今日对神的事奉上吗?比较路8:14;9:62;徒15:26。

 

注:

  1. 底波拉明显地赞许雅亿的行为,神也赞许吗?这是一种奸诈的行为,这种行为滥用了当时一切可接受的习俗;这种行为可与雅各欺骗老父的行径作比较(创27)。不过,在这两件事上有一点是可赞许的——即雅各热切地想得到祝福,而雅亿则为了抵抗压迫她同胞的人大发热心。就雅各而论,我们知道他虽然得到了祝福,却为了这奸诈的行为而吃尽了苦头。

2/10
士6:1 - 6:40

米甸人的压迫,是出诸一年一次大举入侵的方式(前后连续七年,6:1),顷刻间一大群半游牧民族从外约旦蜂拥而来。这是第一次提到骆驼用于战争的事(6:5),这一招使米甸人在战术上大占上风。它对于以色列人所发生的影响,在2,4,和6节中有深刻的描写。

  1. 当百姓呼求耶和华时,祂的第一个答复是什么?参7-10节,并比较2:1,2;诗81:8-11;何11:1-4,4:7。

  2. 基甸被呼召去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米甸人的手。但是,他首先必须在自己家里让神有地位(25-32节)。这一点与基督徒的事奉有关系吗?比较提后2:19,21;可5:18,19;徒1:8。

  3. 神用了哪三种能见的记号坚固基甸的信心?试思考这些记号会教导基甸什么?

2/11
士7:1 - 7:23
  1. 除了7:2所清楚表明的以外,神从多数人中拣选少数人作其致胜的器皿,似乎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则呢?在答复时,请注意在两次测验中,那些被放弃者性格上的缺点。比较林前9:26,27;10:12。 

  2. 试思考基甸的态度的改变,他是从无精打采的默从奴役(6:13,15),一变为对胜利有完全的把握(7:15)。在你对邪恶势力的争战中,你经历过这种确信的把握吗?比较罗8:37;林后2:14;约壹5:4,5。

2/12
士7:24 - 8:35
  1. 请注意:(a) 基甸如何应付以法莲人的抗议,以及如何应付疎割和毗努伊勒的首领们的不合作;(b) 他追赶并俘虏西巴和撒慕拿的勇敢,以及这两个王对他的尊敬。这里表现出哪些不同方面的性格呢?

  2. 基甸克服了什么试探?不过,请将这记事前部经常提及神的引导,而在8:24-27却完全一无所见一事作一对比。为什么国家在危急关头时能大大表现出领导才干的基甸,而在承平时代却一无表现呢?难道我们真是处于”逆境”时才会依赖神吗?

 

注:

  1. 大祭司的以弗得(出28),是一种遮蔽胸部和背部的披肩,其上装饰以宝石和黄金,前面有个胸牌,里面装着乌陵和土明,这是用来判断神的旨意的。基甸的以弗得(8:24-27),可能是一种精巧的复制品,或者可能是某种可竖立的神像。无论如何,它是特殊情况下用来探知神的答复,但是百姓终于当它为一种偶像。

2/13
士9:1 - 10:5
  1. 请思考在这个故事中:(a) 基甸与一个示剑妇人姘居生子的罪恶(参8:31;比较申7:3);(b)示剑人的罪恶(9:4-5,16-18);(c) 亚比米勒的罪恶(9:1-5)。试比较56和57这两节,并思想民32:23下的话,为何在每一件事上都应验了。

  2. 示剑是一座迦南人的城市,极可能已经与以色列同化了。这一章关于这种妥协的危险,对于我们有什么教训呢?

注:

  1. 7-15节。这个比喻的头一部分涉及8:22,23。15节显示一幅不伦不类的图画,表示那些大树在一棵矮小的荆棘下寻求荫庇,而却被它们寻求荫庇于其下之荆棘中发出来的火毁灭了。这个比喻的着重点不在于示剑人在立王统治他们的事,而在于他们选非其人。

2/14
士10:6 - 11:28
  1. 起初神为什么不肯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亚扪人的手呢?什么使祂后来改变态度呢?比较耶18:5-11。

  2. 不管耶弗他出身如何不幸,在这一段经文中,怎样表明他具有高贵气质,敬虔和信心呢?

  3. 试概括耶弗他对亚扪人的答辩。你发现他的论据正确到什么程度呢?

2/15
士11:29 - 12:15
  1. 请参阅传5:2-6和申23:21-23耶弗他许願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a)向神许願的神圣性,和(b) 先考虑这种誓願可能包含之意义的必要性,有什么教训呢?

  2. 试将耶弗他应付以法莲人与基甸应付同样情形的事加以比较(8:1-3)。这件事对于:(a) 以法莲人,和(b)耶弗他,投下了什么亮光呢?


注:

  1. 初期的释经家和历史家们都相信耶弗他将女儿献为祭;中古时期以来,好心的学者们,则设法将这女子的命运说成为终身守童贞。但是,从耶弗他的哀恸(35节),两个月的展缓(37,38节),和设立节期,每年4日为她哀哭这些情形看来,都难于自圆其说。39节明晰的经文,必须按字面直解。

2/16
士13:1 - 13:25
  1. 参孙作拿细耳人的召命,与一般拿细耳人的誓願有何不同?参民6:1-5;13-18。

  2. 请注意玛挪亚为养育所应许的孩子这件事寻求指导的恳切×8,12节)。今日的父母能从这件事学到什么教训?比较箴22:6;提后1:5;来12:5-11。

  3. 你在玛挪亚夫妇身上找到什么信心的证据?妻子的信心何以显得比她丈夫的为大呢?

2/17
士14:1 - 15:20
  1. 请注意参孙之性格中的矛盾成分。他是以色列的士师,然而他的一生却以与非利士女人暧昧不明的关系为中心。他未剃的发绺表明他是一个献身于神的拿细耳人,然而他主要的目标却是以逸乐自娱。你能发现更多这样的对比吗?我们既自命为基督徒,则信心和行为一致是何等重要呢?比较林后6:14;帖前5:22。

  2. 从15:18,19所说的这一件事,对于神供给祂众仆人一切需要的能力有什么教训呢?比较王上17:4,9;腓4:19。

2/18
士16:1 - 16:31
  1. 关于:(a)罪的愚昧及结果;(b)神仆死亡,恶人狂欢;和(c)神对悔罪无穷的慈悲,我们可以从这一章学到什么教训呢?

  2. 试将参孙悲惨的结局与他父母真心诚願好好抚育他长大的光明开端作一对比(13:8,12)。你能提出参孙所以不能好好发挥其潜能的原因吗?基督徒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同样表现毫无能力?

2/19
士17:1 - 18:31

这两章中的故事,是属于士师时代后期,由于非利士人的压迫,并侵入但支派的领土,致使它往北迁移。所以这个故事与参孙时代有着一般的连系。支派联盟已不再行使职权了,米迦对于但人所加于他的损害也无从上诉。这故事显示出真宗教信仰的衰落和当时的人无法无天的情形。

  1. 你会怎样描述米迦和但人的宗教信仰呢?他们在什么地方缺乏了真宗教信仰呢?

  2. 利未人被视为是与神有特别关系的人。这个利未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他在哪几方面做得不称职呢?比较赛61:8上;耶23:11;约壹2:4-6。


注:

  1. 17:7.”是犹大族的”:这话是指伯利恆那个地方,而不是指那个利未人,他不过是在犹大的一个”寄居者”。在西布伦地另外还有一个伯利恆。比较书19:15。

  2. 18:30。”革舜的儿子”:这词句只是指后裔,而非实际上的父子关系。

2/20
士19:1 - 19:30

士19~21章中的记载,是属于约书亚死后不久的那个时期。亚伦的孙子非尼哈当时还活着(20:28);并没有收到外族压迫的暗示;支派联盟仍然在行使职权。

  1. 这一章关于接待客旅的义务对于我们有什么教训?这里有没有任何预兆是关于须要避免的陷阱呢?

  2. 在这一章中有许多关于邪恶的例证。试将这里所述的大罪列成一表,并注意基比亚人如何因他们的恶行几乎招致灭族之祸。

2/21
士20:1 - 20:48
  1. 基比亚是便雅悯的一座城,而且便雅悯人也不肯将他们同族的人交付公义的审判。我们忠于与我们有关系的人(亲属,朋友,同事等),与忠于神及其诫命,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 请注意基比亚人的罪对于各支派所发生的深重影响。参19:30;20:1,8,11。这件事惊醒了他们,使他们领悟到道德沦丧在他们中间蔓延的程度。你能从充满卑鄙事件的这一章里面发现一些因祸得福的因素吗?

  3. 即使11个支派曾求问过耶和华,他们却两次被便雅悯人打败了,你怎样解释这个事实呢?你从20:23能推想到他们的态度怎样吗?这是强硬还是懦弱的记号呢?

2/22
士21:1 - 21:25
  1. 11个支派在获胜后,他们才觉悟到在悲愤中起下21:1的誓言是做个太过分了。不管他们在便雅悯人手中是否吃尽苦头,但想到有一个支派将遭灭绝的危险,使12支派的结合有了缺口的意识,遂使我们大感不安。他们怎样解决这难题呢?他们是信守或是背弃他们的第二个誓言呢(21:5)?你会原谅他们在10-12节和9-21节中所采取的行动吗?整个故事对于起誓这件事有什么暗示呢?

  2. 这卷书的作者对于以色列中这种不幸的蠢事频生的情形归诸于什么原因呢?你认为这件事足以说明以色列人在道德和灵性方面的情形吗?如果不能,你会加上什么呢?

路得记
简介

引言
一般的情况显示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士师时代。这卷书是在五旬节时宣读的。这卷书显著的教训在于指出神的手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引导信徒的方法。同时也藉著这些事情说明”大卫的子孙”之诞生的准备过程(参太1:5)。

纲要
1:1-22            路得对于拿俄米的忠诚。
2:1~4:12     路得与波阿斯的接触。
4:13-22        路得的婚姻。

2/23
得1:1 - 2:23
  1. 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像路得这样决定跟随拿俄米到以色列地去,所付的代价。俄珥巴也是个好媳妇(1:8),但她的态度与路得的有何不同呢?路得记对于我们跟从基督有什么教训呢?比较路9:23,57-62;14:25-33。

  2. 请注意一件显然是偶然的事(2:3,20)如何被神支配而造福于人。你能想起类似的经验吗?又在第二章中,(a)在波阿斯,和(b)在路得身上,有哪些品质是突出的呢?

 

注:

  1. 关于第二章的背景,请参利23:22。

2/24
得3:1 - 4:22
  1. 整个故事怎样显明耶和华以慈爱对待那些倚靠祂的人呢?比较哀3:22-26,31-33;鸿1:7;罗8:28。

  2. 在影响别人权益的事情上,第四章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榜样呢?


注:

  1. 3:12。”至近的亲属”:希伯来文是goel,意即”最近亲”。这个词在希伯来的法律上具有术语的意义。最近亲有某些义务和权利,例如有义务赎回近亲因迫于贫穷而出卖之土地或其本人之身体(比较利25:25,47-49)。掀开亲属的被角以遮盖自己(3:9),是要求庇护和买赎的一种合法方式。一个亲属的买赎者,必须有能力而且愿意买赎,并且付出全部的赎價。比较4:4-6;加3:13,14。)

撒母耳记上
简介

引言
撒母耳记上下,在希伯来正典中合为一卷,取名”撒母耳记”。七十士译本的译者将它分为上下两卷。他们将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纪上下四卷合成”王国志”。内容为这个民族的发展史,从士师末期之情况起,至大卫王朝及其大事止。

最主要的宗教主题,就是说明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唯独祂是他们真正的统治者。首先,他们因犯罪堕落,受到撒母耳的谴责。他答应了他们立王的要求,但是他不厌求详地警告他们即将招致的后果。扫罗,就是百姓所要立的那一种国王,虽是奉神的命膏立的,而他的史实却证明国家有一个任性之领袖统治的危险。末了,大卫被立为王,并带领百姓以追求神的旨意为唯一的目标,直至轮到他陷于罪中。这些偶发事件,是属血气的人都有与生俱来之罪性的明证,而且是那些靠着信心前进的人都能蒙神所赐之大能,去成就人所不能的证据。正如撒母耳和大卫所行的。那内在的历史,乃是五经和士师记的续篇,而其主题乃是”我名下的子民”。

纲要
1~6        以利的大祭司职及其失职。
7~15        撒母耳作士师;第一位国王被废。
16~31        扫罗为王时之大卫。

2/25
撒上1:1 - 1:28
  1. 1-16节。试将描写哈拿之愁苦的语句一一列举出来。你发现她用报复的手段对付她的对头吗?她怎样消解她心中的愁苦呢?比较诗62:8;142:1-3;彼前2:23。

  2. 18节下所说的改变,原因何在?怎样能使我有类似的经验呢?比较可11:24;约4:50;约壹5:15。

  3. 请将26-28节,与诗116:12-14节,传5:4,5作一比较。你在耶和华的信实和不忘记上得到你应有的鼓励吗?

2/26
撒上2:1 - 2:11

这篇旧约的”尊主颂”(比较路1:46-55)对于神的性格,祂对待全世界以至地极的各种人的方法,以及祂膏立之王的来临,都有讨论,所包括范围之广,真是令人惊奇。

  1. 请将1节的狂喜与1:6-10之沮丧作一比较。我们喜乐的对象应当是什么,或应当是谁呢?比较诗9:1,2;5:11,12;彼前1:8。

  2. 哈拿怎样论到:(a)神的性格,和(b)祂屡次怎样改变人们的命运呢?9,10节所描述的最后的结果怎样呢?从这些真理中,你当记取什么警告并接受什么鼓励呢?比较诗2:11,12。


注:

  1. 6节。”阴间”是希伯来文死人所去之地的名称

2/27
撒上2:12 - 2:36
也读3:11 - 3:14
  1. 以利的两个儿子在哪几方面的罪,在神看来特别严重呢?参2:12,17。25,29;3:13。我们应从2:25,30和3:14中记取什么严重的警告呢?1.

  2. 以利如何失职?比较箴言29:17;太10:37。请将2:31和3:14,与2:35作一对比。我们从这些经文中,对于神的作法能学到什么教训呢?比较16:1。


注:

  1. 12-17节。以利二子的滥权(17节的”他们”——”这二少年人”)是双重的。他们强取他们所要的,而不是接受送给他们的;他们应得的一份他们坚持要生的,而且在耶和华应得的那一份——脂油(利3:3-5)——烧在坛上之前便取去。

  2. 18,28节。”以弗得”是祭司服饰或装备的一部分。

  3. 25节。从动词的时态显示,以利二子是惯常地不听从父亲的话。请注意:因他们背逆,耶和华想要杀他们,而不是耶和华想要他们背逆。

  4. 30节。”行在我面前”是一句描述享受神恩宠的词句。比较35节

2/28
撒上3:1 - 4:1
  1. 请注意2:18,21;3:1,7,19中用来描写撒母耳的词句。在3:1-14所叙述的经历中,有什么新的事情临到了撒母耳呢?撒母耳为什么要讲述那异象呢(3:15-18)?比较林前9:16。 

  2. 这时以色列缺乏什么?神为满足这种需要又作了什么呢?你知道那些需要神同样之预备的地方吗?比较约1:6,7;路3:2,3;罗10:14,15。


注:

  1. 3:1。那时候没有先知经常将从神而来的信息传给众人;对照3:20~4:1上。

  2. 3:10。”耶和华……来站着”:这生动的言词是与伯4:15,16相似的

bottom of page